目前,甲醇下游工廠以剛需采購為主,造成貿易庫存不斷增加。在國內甲醇生產裝置維持高負荷、進口貨源持續到港卸貨、傳統下游需求收縮的情況下,后期港口庫存依然面臨繼續增加的壓力。
元旦以來,原油價格觸底反彈,甲醇迎來一波上漲行情。我們認為甲醇市場基本面偏弱格局并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后期價格仍將弱勢振蕩。
供應壓力不見緩解
目前國內甲醇生產裝置高負荷運行,全國甲醇總開工率68.13%,西北地區開工率82.48%,均處在歷史同期高位。從裝置檢修計劃來看,后期裝置重啟產能和停車產能基本相當,因此高負荷將維持下去。新投產裝置或提供一定的供給增量,魯西化工80萬噸和黑龍江寶泰隆60萬噸甲醇裝置目前已在調試運行,大連恒力50萬噸裝置計劃1月底投產,這些裝置均有外售甲醇的意向。
進口貨源的穩定流入,使得供應端壓力進一步增加。2018年前三季度海外裝置除了固定檢修停車外,還頻繁因故障被迫降負停車,導致我國甲醇進口量明顯低于往年同期。
2018年10月底以后,隨著多數海外裝置維持正常開工,且進口盈利空間持續增大,進口貨源不斷流入,目前部分罐區已出現脹庫跡象,進口貨船只得推遲或更換港口卸貨,因此短期進口端供應將保持穩定。
需求端環比走弱
近幾年,因烯烴對甲醇消費占比的不斷提升,MTO/P開工率的變化對甲醇價格的漲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2018年10月浙江興興和中原乙烯兩套外采甲醇制烯烴裝置的先后停車,直接改變了甲醇的供需格局,造成甲醇期現價格出現跳崖式下跌。目前市場普遍預期這兩套裝置有望在2019年元宵節附近重啟,屆時對甲醇將產生較強的需求支撐。一般MTO/P裝置重啟之前會進行原料備貨,從目前跟蹤的船期到港情況來看,尚未發現浙江興興的備貨跡象,重啟時間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與烯烴端重啟的不確定性相比,傳統下游降低開工率卻是確定的。目前甲醇傳統下游的開工率約為47.2%,處在歷史同期偏高水平,但后期或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甲醛在春節附近會放假停車,對甲醇的消費量將下降。
港口庫存處于高位
截至上周,華東甲醇港口庫存約70萬噸,處在近幾年高位水平,庫存壓力大。其中,江蘇地區庫存以貿易商庫存為主,約47萬噸,比去年高21萬噸;浙江地區庫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甲醇下游工廠的需求庫存,庫存水平和去年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發現,目前工廠以剛需采購為主,造成貿易庫存不斷增加。在國內甲醇生產裝置維持高負荷,進口貨源持續到港卸貨,傳統下游需求收縮的情況下,后期港口庫存依然面臨繼續增加的壓力。
估值依然略顯偏高
從橫向來看,甲醇進口盈利空間打開,期貨價格高于華東現貨價格。近年來,甲醇內外盤價差經常處在倒掛狀態下,進口多以虧損為主,但近期甲醇進口盈利維持在50元/噸附近,國內價格略微偏高。期貨盤面上,主力合約1905升水華東現貨約100元/噸,升水幅度處在歷史同期高位,市場搶先兌現烯烴重啟的利好預期。
從縱向來看,甲醇生產利潤維持低位,烯烴利潤回落至合理水平,產業鏈上下游的利潤分配矛盾不突出。自年初至今,煤制甲醇的平均利潤約100元/噸,利潤水平處在低位區間,與目前高庫存導致的供應寬松現狀相匹配。近期甲醇制烯烴企業綜合利潤因環氧乙烷等產品價格下行回落至合理水平,烯烴和甲醇之間產業利潤分配的矛盾有所緩解。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在甲醇港口庫存壓力大且短期去庫存無望、烯烴重啟不確定的情況下,可逢高沽空1905合約。